北市府推動公共住宅計畫,均秉公正公開透明原則,並舉辦公聽會擴大民眾參與管道 MyGoNews房地產新聞 區(qū)域情報
北市府推動公共住宅計畫,均秉公正公開透明原則,並舉辦公聽會擴大民眾參與管道
新聞摘要
  • 北市府推動公共住宅計畫,均秉公正公開透明原則,並舉辦公聽會擴大民眾參與管道
【MyGoNews林湘慈/綜合報導】為讓市民充分了解臺北市公共住宅興建計畫,並與市民雙向溝通,都市發(fā)展局參依市議會審查2016年度臺北市住宅基金預算之但書與綜合決議,於2016年2月起,至各推動中公共住宅基地辦理公聽會,廣納民意並與居民溝通。迄2016年5月已舉辦15場次公聽會,公聽會通知方式,均依「臺北市政府所屬各機關辦理公聽會應行注意事項」規(guī)定,於會前10日公告並登報周知,並委由各里長發(fā)送宣傳單及於里辦公處張貼海報。
 
目前多數基地均已完成第1次公聽會程序,為回應市民表達「未收到通知或當日無法參加而想表達相關建議」之意見,都發(fā)局於第2場次公聽會辦理時,就基地所在半徑500公尺範圍,除上述通知方式外,並以逐戶遞送開會通知並以附回郵的方式,讓民眾可以表達意見後寄回都市發(fā)展局。該通知函係公聽會通知並附意見調查,內容並無預設既定立場,係希望居民盡可能參加公聽會表達意見,如無法參加,則可寫上意見寄回,已就市府一般公聽會辦理之通知方式更為周延。
 
臺北市都市發(fā)展局表示,為表重視並妥善與周邊居民溝通,柯市長要求後續(xù)公共住宅公聽會拉高至府層級辦理,要求各局處如民政局、交通局、社會局、衛(wèi)生局及觀傳局等共同參與,以跨局處合作各司其職妥善說明。而都市發(fā)展局於第1次公聽會舉辦後,也積極就各界及地方民眾參與所提出意見研析處理,例如分析公宅對於周邊交通影響與改善措施、基地地質條件之評估、文化遺址調查、樹木保護調查等,且本局為提供好品質之公共住宅,及完善公共福利設施空間規(guī)劃,已邀集市府社福及相關單位針對設計面、民眾需求面共同協(xié)商,召開近20場規(guī)劃設計討論會議以貼近居民反映意見。
 
以明倫基地為例,都市發(fā)展局於2016年2月26日辦理第1次明倫公宅公聽會完成後,旋即依地方民眾關心議題辦理評估及分析,例如洽詢專業(yè)交通技師辦理周邊交通之分析、僱請專業(yè)地質鑽探廠商辦理地質調查、圓山遺址範圍之確認、現地老樹調查及列管保護,迄今已辦理計3次參建單位空間研商會議及多次規(guī)劃設計討論會議,期許在辦理第2次公共住宅公聽會,能回應前次會議各界意見且滿足民眾期待。
 
針對公共住宅招標過程外界的質疑,都市發(fā)展局表示,辦理公共住宅興建過程,均以公正、公開、公平之方式辦理招標及評選委託專業(yè)廠商,評選過程皆依政府採購法規(guī)定辦理,並無影響採購公正之違反法令行為。而有關公共住宅之推動進度,目前既有施工中之公宅基地均依照進度執(zhí)行中,都市發(fā)展局將加強履約管理並落實三級品管,嚴格把關施工品質及確保如期如質完工,讓人人都能安居臺北。另外已編列預算之公共住宅基地,將積極依照議會之綜合決議妥善與居民溝通後,儘速推動興建工程。
 
未來市政府仍將秉持理性溝通方式再與居民溝通說明,以期讓公共住宅不僅提供居住需求,更可為在地居民所認同,而成為促進在地社區(qū)融合的重要節(jié)點。